〔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/台北報導〕鈣攸關骨骼健康,影響成長及發育,國人愛吃鈣片補鈣,但消基會調查發現,市售鈣片有一成五的鈣含量與標示不符,有的偏高、有的太少。
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提醒,若人體血液鈣含量太高,恐導致全身無力、脫水、嗜睡、噁心、意識不清、肌肉抽搐、心律不整,甚至可能引發猝死風險!含量太少,則是欺騙消費者。
消基會三月抽檢市售廿七件鈣片,結果五件標示不符,其中,美國製的「舒鈣一二○○(食品)」,標示每顆(二.五公克)含六百毫克碳酸鈣,換算每公克含九十六毫克純鈣,實測後的純鈣含量每公克介於二五○至三四○毫克,為標示的二.六至三.五倍;台灣製的「培恩複方檸檬酸鈣錠」標示每顆鈣含量二一○毫克,實測僅三十至八十毫克。不論超量或不足,依法均可處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。
舒鈣進口商張庭瑞表示,標示時將「每顆六百毫克純鈣」誤植為「每顆六百毫克天然碳酸鈣」,將全面下架更換標籤。培恩總經銷嵩亮國際公司蔡姓職員則表示,已全面下架、提供退貨。
每次攝取量 不宜逾500毫克
市售鈣片五花八門,凌永健提醒,市售鈣片分為天然鈣和合成鈣,天然鈣如牡蠣殼、珊瑚等;合成鈣則包含碳酸鈣、檸檬酸鈣、葡萄糖鈣及乳酸鈣,含鈣百分比也不盡相同,碳酸鈣約四十%純鈣;檸檬酸鈣約廿一%純鈣。不論哪種鈣片,「每次」攝取量不宜超過五百毫克。
衛福部食藥署組長潘志寬表示,鈣的「每日」建議量,一至三歲五百毫克、四至六歲六百毫克、七至九歲八百毫克、十至十二歲一千毫克、十三至十八歲一千兩百毫克,十八歲以上一律降為一千毫克。
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,一般人只要均衡飲食,鈣的攝取量應已足夠,若是對牛奶過敏或有骨質疏鬆狀況,才需補充鈣片,但也絕非「多多益善」!因為鈣攝取量過多,會造成便秘或軟組織有鈣沉澱或鈣化,一旦體內水份不足,更可能導致腎臟、泌尿道或膀胱結石。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鈣片補過頭-恐致心律不整-猝死-221102015.html
留言列表